logo
search
织文鸭 > 教案 > 网站地图 >

2025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生物《了解生物圈》教案(推荐二篇)

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生物《了解生物圈》教案

时间:2025-04-15 作者:织文鸭

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生物《了解生物圈》教案 篇1

在新教材中,《生物圈是大的生态系统》这一节重在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,课程标准要求学生能够列举不同的生态系统;阐明生物圈是大的生态系统。既了解不同的生态系统;理解生物圈是大的生态系统。本节课的概念性知识很少,主要是让学生明确生物圈是大的生态系统,树立学生保护环境,爱护生物圈的环保理念。重在对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,注重的是学生多方面能力的培养、综合素质的培养,而不只强调知识技能的培养。由此在教学目标制定中我把本节课定位成:多种多样的生态系统为基础,生物圈是大的生态系统是本节难点,培养学生保护生物圈的意识是本节重点。

在教学目标落实中做到了,通过多媒体展示生物圈范围示意图及图片观察生物圈范围示意图,学生能掌握生物圈的范围。多媒体影像资料放宽了学生的视野。再利用多媒体展示多种多样的生态系统,学生观察图片并阅读课文P28-29页图文内容,阐述每一种生态系统特点和作用,以“多姿多彩的生态系统”为题,选代表用口头作文的形式表达。做到了学生能了解生态系统的类型及特点并进行交流活动,实现了学生主动参与、合作学习。但是,生物圈是大的生态系统学生理解还是不透彻,原因是以“多姿多彩的生态系统”为题,选代表用口头作文的形式表达,每一种生态系统特点和个认识各种各样的生态系统后,学生往往难以从这个认识过程飞跃到生物圈是大的生态系统,需要老师给以适当的指导,时间不够,指导不到位,不能有效调控。

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生物《了解生物圈》教案 篇2

一、学习目标:

(一)知识目标:

1.知道什么是生物,能区分生物与非生物。

2.举例说明生物具有的基本特征。

(二)能力目标:

通过观察和比较,对生物的基本特征进行归纳和概括。

(三)情感价值观目标:

用于对他人提出的生物的基本特征进行质疑和补充,积极参与讨论活动。

二、学习重点和难点:

1.学习重点:

生物的基本特征

2.学习难点:

植物的营养、呼吸、排除废物。

三、教学方法:

讨论法

四、课时安排:

1课时

五、课前准备:

1.生物视频资料。

2.教师制作多媒体课件。

六、学习过程:

(一)导入新课

视频播放智能机器人做操、跳舞、与人交流,学生观看、思考。

教师提问:智能机器人是不是生物?

学生回答:不是。

教师提问:什么是生物?生物具有哪些基本特征?

(二)讲授新课

1.体验并学习如何进行科学的观察

教师讲述:要了解生物的基本特征,我们首先要对生物进行观察。

教师提问:你认为什么是观察?学生总结:①应利用各种感官进行观察;②观察应遵循由整体到局部、由粗到细、由表及里等原则;③观察越细致越接近真实;④合作交流能综合各种信息,更快的获知真相。

让学生阅读《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》。ZwY73.COM

教师提问:这段描写中鲁迅先生观察到了多少种生物?用到了哪些感官?怎样才能准确的感知周围的事物呢?阅读后回答,学生总结出科学的观察应该是:①有明确的目的;②观察使要细致、全面、实事求是,并及时记录下来;③对长时期的观察要有计划,有耐心;④观察时要积极思考,多问几个为什么。

过渡:学习了如何记性科学的观察你,下面我们就一起试试吧!

2.什么是生物

观察比较多媒体课件中提供图片(鸭子、铅笔、汽车、仙人掌),找出它们的不同之处。分组活动,小组长做记录。小组长陈述本组的发现。

3.生物的特征

教师出示图I-1,I-2,I-5图片中的阳光下生长的小麦,捕食大马哈鱼的海豚,猎豹追赶羚羊等都是生命现象,怎样判断一个物体是否具有生命?生物有哪些共同特征?请同学们分组讨论。学生讨论后回答。学生1回答:“活着的,具有生命的物体是生物。”学生2回答:“有感情的物体。”学生3回答:“生物的存活需要养料,要吃东西。”

教师提问:你们列举一下所知道的生物,看看他(它)都需要什么才能存活?

学生回答:人和动物需要蔬菜、瓜果、肉、粮食等食物,马、牛、羊需要吃草,虎、狼、豹要吃小动物。

教师提问:人和动物需要营养,那么植物需要营养吗?

学生回答:植物也需要营养,它们需要阳光、空气、水和土壤中的肥料。教师给予掌声鼓励。教师陈述生物只有在营养充分的情况下才能健康地成长。

教师提问:生物还有什么共同特征?请举例加以说明。

学生回答:生物能进行呼吸,如鲸在呼气时产生雾状水柱(图I-3)。

教师:很好!那么,同学们再思考一下,植物呼吸吗?

学生:植物也呼吸,比如夜晚睡觉的屋子里摆放很多的花,容易使人憋闷,贮存白菜的地窖里也是这样。

教师讲述:植物在有光的情况下,光合作用强于呼吸作用,需要吸收大量的二氧化碳,释放。

大量的氧气,而夜晚正好相反。人是有生命的,进行新陈代谢,排出体内废物,其他的生物会排出废物吗?请大家看图I-4。

学生讨论后组长回答:其他的生物也能排出体内产生的废物。例如,小动物可以通过出汗、呼出气体和排尿等方式将废物排出体外。

教师提问:那么植物呢?也是出汗、排尿吗?

学生回答:植物通过落叶能带走一部分废物。植物也能通过呼吸排出废物。

教师引导学生继续思考,并举例说明生物还有哪些特征。教师引导学生看图I-6

学生讨论后回答。学生1回答:“含羞草的叶子被碰到后,它会合起来。”学生2回答:“生物还能对外界刺激发生反应。例如,人用苍蝇拍打苍蝇,苍蝇会立即飞走。”学生3回答说:“狗看到骨头就会流口水。”教师讲解:这些都属于应激性。教师补充说明含羞草的叶子合起并垂下,其实是在保护叶片。继续说明多数情况下动物的应激性比较明显,植物的应激性大多表现在向光生长、向地生长和向水生长等方面。继续让学生思考生物还有哪些特性。

教师出示I-7种子的萌发和I-9在生长的蘑菇图片,以及I-8破壳而出的幼鳄图,学生讨论。

讨论后回答。学生1回答说:“生物体可以从小长大。”学生2回答说:“生物还可以繁殖。”教师接着启发学生思考生物还有哪些繁殖方式。想一想动物、植物、细菌怎样繁殖。学生思考后回答。繁殖方式有有性繁殖和无性繁殖。

请学生思考:自己是否也有这些特征?任举一种你熟悉的生物,它也有这些特征吗?

学生思考后回答:有。例如,图片中的猎豹,它有情感,也要呼吸,也要营养,也有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的能力,遇到情况会声音来传递信息,也能从小长大并繁殖后代。

总结:除了书本上列出的生物的特征外,还有其他别的生物特征吗?(根据生物的特征说)

(1)除病毒以外,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

(2)生物体具有共同的物质基础和结构基础

(3)生物体能进行新陈代谢

(4)生物体能遗传变异

(5)生物能适应环境和影响环境等

(三)巩固练习

多媒体打出钟乳石、珊瑚和珊瑚虫,学生讨论哪个是生物,并说明理由。

找观察过珊瑚的同学,给大家描述珊瑚和珊瑚虫的关系,大家讨论后得出答案。

教师指导学生根据生物的特征去分析。

(四)归纳小结

这节课我们学习了观察法和比较法,并运用这些方法去寻找生物与非生物的不同点,进而找到生物的一些基本特征。

(五)板书设计

第一节生物的特征

1、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

2、生物能进行呼吸

3、生物能排初身体内产生的废物

4、生物能对外界刺激做出反应

5、生物能生长和繁殖

6、生物都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

(六)作业安排

教材课后练习题1、2